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人(历年初婚人数)
今天,“2021年中国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人,创下1985年以来新低”的新闻冲上了热榜。这仅意味着结婚人数的减少,也意味着我们中国将来出生的孩子将越来越少,即将告别人口众多带来的所谓“人口红利”。
为何在中国结婚变得这么难了呢?这既因为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也因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人们整体文化观念的改变。
在人口方面,我国受计划生育以及民间重男轻女思想的双重影响,很多家庭因为只能要一个孩子,所以往往会选择要男孩。这导致了我国自80年代以来,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一年比一年严重,至今已发展到了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000多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男女比例失衡的最高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3000多万单身男性有结婚意愿,但受客观环境所限,结婚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很难的。值得注意的是,由男女比例失衡导致的男性被动单身现象,不仅出现在农村,也出现在了城市里家境一般的男性身上。
除了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生产方式也是结婚变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生产方式的充分现代化,带来了女性经济地位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在当今的时代,中国女性有机会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也有机会参与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她们不仅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完全独立,而且很多都可以比男性赚得更多。在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如果男性在赚钱方面没有比女性更强的能力,也不能在颜值等方面获得女性的青睐,则很难求偶成功。即使求偶成功后,也往往难以避免女方移情别恋。
在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上,人们的文化观念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婚前同居,只同居而不结婚,甚至所谓男女双方互不干涉的开放式关系,这些原本西方国家才有的男女情感关系,都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由于很多人的情感需求通过这些非婚姻的方式得到满足,所以很多人不再寻求需要男性买房、买车、支付高彩礼的所谓婚姻。原因无他,只因婚姻这种传统婚姻形式已经变了“味”,不仅变得不再稳固,而且也不再纯洁。不是吗?很多男性在付出买房、买车、支付高彩礼等诸多代价之后,换得的其实就是一个有众多情感经历的“非处”女子,且婚后随时可能面临离婚。如果将这种所谓的婚姻与非婚同居相比,显然后者对男性的吸引力更大。因为男性在非婚同居中所付出的代价显然比选择结婚小得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今中国低初婚率的局面正是上述这三种因素长期发展且综合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到了今天,这种不良的结果已经发展到了最巅峰。至于如何终结这种局面呢?没有人可以回答,一切恐怕只能留给时间去化解。